引导高职教育发展的航标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动力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评建体会

 

2008769日,以杨应崧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8人,在全国第一家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对我校进行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在听取院长汇报、考察实验实训条件、召开数据库信息平台建设座谈会,进行深度访谈、专业培训、听教师说课和查阅相关资料后,经过对考察情况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形成了专家组考察评估反馈意见。反馈意见从办学定位、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管理、产学合作、社会服务等六个方面肯定了我院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成绩,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

如何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和新方案的导向开展评建工作,促进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把学院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本科压缩饼干中脱胎换骨,经过改革和内涵建设,形成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这是新方案的内涵和导向所在,也是评建工作的最大难点。如何解决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院作为全国第一家按新方案正式评估的高职院校,主要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抓好16号文件的学习贯彻,准确理解新方案评估的定位、原则和导向,是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的前提。新方案评估是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不是学校整体评估,也不是本科院校的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的定位正如张司长所指出的是评软不评硬,评动不评静。我们认为就是评怎样培养人才和培养人才的过程,引导被评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把评建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上。

我院是2002年新办的地方高职院校,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评估时间安排,我院于2006年开始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旧方案)启动评建工作。由于旧方案参照了本科评估指标体系,所以静态的量化指标在决定评估等次时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加上部分指标量化限定和定性指标大量的支撑材料佐证,促使我院把评建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硬件争优和资料建设上,评建工作进展缓慢。2007年新方案(草案)出台后,我院组织了对草案的学习与研究,发现新方案的特点之一就是在鉴定量化资料建设等环节上为被评学校解套,引导被评学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对照16号文件精神,我们估计教育部将会出台新评估方案,于是提出开展新的评建工作思路。因此要实现评建工作重心的转移,必须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为促进全院教职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我院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以专题研讨、参观学习、讲座培训、专家指导、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了“16号文件新评估方案和国务院、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召开学习“16号文件、特色专业建设、深度访谈、说课等专题研讨会,多次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评建领导小组成员、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到省内外示范性高职院校、已评估院校尤其是新方案试点评估院校学习取经,请教育专家和评估专家来我院讲座,对干部、教师进行评建专项工作培训和现场点评指导。

全院上下通过联系实际对“16号文件新评估方案和相关文件的反复学习研讨,认识到我院由于规模发展较快而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加上旧评估方案的束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本科压缩型模式上。要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质量,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院教职员工在撰写的论文和学习体会中,对高职教育目前面临的重大变革背景和今后改革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对我院如何按照“16号文件精神和新方案导向开展评建工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逐步达成了按新方案评建的共识,并形成了我院以服务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布局,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抓实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评建工作思路。通过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和改进方法,学校评建工作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

二、以专业建设为主线,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理念

办学就是办专业,可见专业建设的重要。我院是一所综合类高职院校,目前招生专业34个,但没有省级及以上示范性专业,这提示我院在专业建设上需要突出高职特色。怎样把高职教育的理念融入专业建设,解决我院部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不足、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的问题,成为我院新方案评建工作的重点。

为抓好特色专业建设,我院采取了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建设的做法。首先根据《清远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调整的发展方向,按照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相关专业群中的旅游管理、护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制药技术、音乐教育等五个重点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建设对象,进行专业特色建设。同时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一是基本要求,即每个特色专业建设对象必须有明确的服务面向,有一个以上清远地区的行业、企业为依托,有具体的就业岗位(群)和明确的岗位任职要求,有符合教学规律和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符合岗位任职要求的双证书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设计。二是建设过程要求。从专业调研到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从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从课程开发到教学设计,从教学实施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都必须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进行,有所依托的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与。三是专业特色要求。特色专业建设对象必须根据专业自身的特点,通过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教、学、做一体等不同的方式,在工学结合上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理念的融入,有效地把学院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使校企合作得到深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与11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学院与企业、学院与学校、学院与医院、学院与艺术团之间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其中,广东网通公司等5家企业与我院合作共建了电子、美容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计算机、艺术2个专业实训室和神舟电脑培训与创业中心广东长实通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与我院实施了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通过专兼结合、企业顶岗实践和各种培训,加强了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近两年各专业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322人,承担了实践技能型课程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学院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12门。

校企合作搭建起工学结合平台。特色专业借助这一平台,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培育出自身的亮点和特色: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了网络工程、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构建起专业群平台课程和双证书教育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了《JAVA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等3门岗位核心技能课程,与广东长实通信有限公司实施了长实班订单培养。该专业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加强了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赞誉,月薪达2000元以上。音乐教育专业通过校团合一,实现了理论学习与演唱演奏等技能训练融为一体,采风、编排、训练与演出交替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同一地点,老师和学生在同一舞台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师生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对粤北地区独有的排瑶民间音乐舞蹈艺术进行挖掘与提炼,创作的舞蹈讴莎腰在广东省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中获得金奖,研究成果《广东瑶族(主要是排瑶)舞蹈与音乐艺术》专著填补了国内排瑶音乐舞蹈艺术研究的空白。评估期间,专家组在剖析我院的特色专业后,对我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予以了肯定。

三、以说课为切入点,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说课是某一课程的任课教师对该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和方法的描述。由此可见,说课和课程建设与改革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我院采取了以说课为切入点,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做法。

为使教师对高职课程的定位设计、内容选取、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具有特色的环节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建立高职课程改革清晰的思路,我院按照高职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制定了说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全院开展说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的说课领导小组和校内专家组,负责说课活动的组织领导、检查落实、辅导点评和优秀选拔。说课活动分为组织准备、说课演练、院系初赛推优、全院比赛评奖等四个阶段,组织准备、说课演练和院系初赛推优由各二级教学单位组织,对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路进行研讨、准备说课内容、组织说课初赛,由专家予以辅导点评;全院比赛评选优胜者予以奖励,并作为评估说课的对象。

由于说课内容的研讨、准备和专家辅导点评的过程贯穿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从而使说课活动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有效地融入到了课程建设之中,不仅推动了我院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同时也提高了我院教师的说课水平。在选拔的评估说课对象中,有三名教师在评估期间的说课得到了专家一致好评,其中有两名教师所说的课程《Java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和《护理基本技术》申报了2008年度广东省高职精品课程。

四、以状态数据为监测手段,完善学院质量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清晰地反映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内涵和动态变化过程,是新方案评估的核心手段,高职院校也可将其作为人才培养工作自我监测和调控的手段,在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数据的采集平台要做到独立、原始、及时、公开,因此数据的输入必须从源头开始采集,谁错了,谁负责。

我们在操作Excel版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由于部分表格需要填写的人数较多,加上无法监控数据的采集过程,导致原始数据从采集到部门汇总的时间较长。二是由于Excel本身的原因,系统无法对数据输入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的限制,很难以控制随意性或疏忽性的输入,从而难以保证数据的规范性。三是由于开发者在表格里面直接编程,不知情的用户很容易因误操作导致程序运行错误。

为有效解决在使用Excel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院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了web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用户界面上对用户应该输入的内容提供相关提示信息以及格式检查,使填表人在完成表格填写后系统即可自动将数据整理收集在一起,不仅避免了重复劳动,而且从源头上保证了数据格式、数据内容的有效性和用户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质量;该系统可即时显示数据,反映数据变化,达到了端对端的效果;完成数据采集之后,用户可随时从数据库导出,生成教育部下发的Excel电子表格。

与此同时,我院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环境下,将我院自行开发的网络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自我监测人才培养工作的手段,进一步完善了我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适时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为学院及时发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问题,调整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以深度访谈为动力,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深度访谈是评估专家向全校教职员工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评学校落实“16号文件精神和人才培养工作情况的重要环节。访谈对象必须对“16号文件精神有深刻的认识,对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理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能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实际,认识工作的特点、关键环节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总结工作过程的主要做法、经验教训和工作体会,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思路、目标、方法和措施。我院在迎评促建工作中,以深度访谈为动力,要求全院教职工把落实“16号文件精神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按照新方案评估指标的内涵要求,在认真总结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将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理念贯穿到改进工作之中,有效的促进了教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本职工作的改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从思想观念转变和人才培养工作改进等方面作好了为接受深度访谈的准备。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